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官方网站欢迎您! 证书查询
环保要闻

绍兴诸暨实施治水五大工程 美丽产业实现美丽转身

发布时间:2016/9/23 16:32:26来源:中国环境报阅读量:

诸暨珍珠养殖缘何闪亮?

实施治水五大工程,美丽产业实现美丽转身


图为诸暨山下湖镇的剖蚌场。   

   

  山下湖是浙江绍兴诸暨的一个小镇,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加工、贸易中心,2015年实现珍珠产值111.3亿元,淡水珍珠年产量长期占世界交易总量的75%以上。然而,当莹润美丽的珍珠破壳而出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显现,诸暨面临着“美丽产业”不“美丽”的困扰。

  如今,经过转型升级,改革谋变,在山下湖的珍珠养殖基地,湾湾碧水与美丽的珍珠相得益彰。

 污水乱排臭气熏天

  珍珠养殖四处遭遇“逐客令”

  路边剖蚌,污水乱排,臭气熏天,曾是山下湖之痛。

  “以前一到我们镇,从山下湖往店口方向,一路臭气熏天,老百姓怨声载道。”山下湖镇相关负责人毫不讳言当年之困。

  8个原始粗放的剖蚌场分布在四五个村子,这里的村民不但要忍受臭气之扰,还要承受污水之苦。每到剖蚌旺季,河蚌源源不断地被运到剖蚌场,取出珍珠,排出废水。

  山下湖镇广山村村民何立富回忆起来,感触颇深。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池塘中,任其自然沉淀。“然后在一场大雨中,说不定污水就漫进了旁边的新沥湖中,再进入枫桥江。”

  一到这个季节,何立富家就不敢住人。“臭气熏天,苍蝇、蚊子乱飞,女儿女婿一来就吓得往回逃。”虽然这个剖蚌场已经停业,但说起来他仍抑制不住激动。

  “剖蚌的污水是表面的污染,洗珍珠的水才是深层次的污染。”更让何立富忧虑的是地下水的污染。漂白珍珠的水中含有腐蚀性物质,虽然量很微小,但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他说,自从有了家门口的这个剖蚌场,他家水井里打出的水就再也不敢饮用了。

  除了剖蚌带来的污染,珍珠养殖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缺乏精细化管理,无序投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缺乏环保理念和手段,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分散经营的剖蚌场,又将周围河道变成臭水沟……

  2006年起,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宽阔干净的水域,吸引了一批诸暨养珠人,当地的鱼塘承包户也都十分乐意出租鱼塘养珍珠。据浙江省珍珠产业协会统计,诸暨市的珍珠产量占全国八成以上,全世界七成以上。但诸暨企业控制的30万亩淡水珍珠养殖面积中,在本地的不足万亩。

  然而,粗放式的养殖模式,让美丽的珍珠迅速搅浑了一潭清水。很多外省养殖区的居民表示:“诸暨人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污染。”

  养殖珍珠对水体影响到底有多大?据一份珍珠养殖地环保部门的水质检测报告显示,当地珍珠养殖水域总氨、总磷分别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的1倍和4倍。当地还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养珍珠的塘里,鱼的个头都很大,看着白白嫩嫩,就是起不了锅,跟一堆烂泥似的。

  为控制粗放型珍珠养殖对水面造成的污染,2012年10月,湖北实施《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在全省范围内对珍珠养殖下了封杀令。其他省份一些农民也开始自发抵制珍珠养殖。

  珍珠养殖这个昔日光鲜的产业,正在四处遭遇环保“逐客令”,面积不断压缩。珍珠养殖,前路在何方?

 “五水共治”倒逼转型

  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养了30多年珍珠,詹幼新对这个行业知根知底。他在山下湖镇承包了200亩水塘,在湖南还有800亩。在他看来,珍珠这个美丽产业背后的污染,主要是因为粗放式发展。

  “山下湖珍珠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强势激励。去年年末,山下湖镇珍珠特色小镇创建被绍兴市列为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这恰好提供了一个对内、对外的新平台。”对于为什么要建特色小镇,山下湖镇党委书记郦华辉说,珍珠产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希望通过产业转型、环境治理,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从事着美丽事业,让人愿意留下来工作、创业和生活。

  从2014年开始,随着浙江省、绍兴市强力推进“五水共治”,倒逼诸暨珍珠养殖环保水平不断提高,而且村民改善水环境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当地政府意识到,珍珠这个依水而生的产业要发展,山下湖这个因水而名的乡镇要兴旺,水环境必须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为此,诸暨市实施了五大工程,即尾水治理工程、集中剖蚌场建设工程、蚌壳集中加工区建设工程、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五水共治”行动中,山下湖镇要求所有养殖塘必须按照比例配备尾水处理池,面积超过100亩的养殖大户都要按照5%的面积比例配备尾水处理池,养殖废水先进入尾水池,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同时提倡鱼蚌稻共养的生态养殖方式。

  如今,山下湖珍珠养殖已经开启标准化“绿色养殖”模式。去年,超过120家养殖户完成了尾水整治。

  老珠农詹幼新也琢磨出了一套绿色养殖系统,成了众多养殖户观摩学习的对象。

  “当年发黑发臭的水体不见了,还吸引附近村民饭后前来散步,有时间我打算将养殖塘改造成农家乐。”站在堤坝上面,詹幼新自豪地说。

  除了养殖废水,诸暨市还将原来分散的剖蚌场集中起来。2013年7月,一个投资250万元、占地7400平方米、年剖蚌能力7000万只的新剖蚌场投入运行。山下湖镇的所有珠蚌,甚至附近阮市镇、江藻镇的经营户们也把珠蚌送到这里集中加工。

  在集中剖蚌场旁边,还配套建起了一座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剖蚌产生的污水集中纳入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河道。

  诸暨的珍珠养殖,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美丽转型。

 争夺话语权及定价权

  不做原料集散地,要做制高点

  长久以来,坐拥“中国珍珠城”的山下湖镇,仅仅是全球珍珠产业的原料生产基地,在全球珍珠市场上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及定价权。

  珍珠产业不能再做原料集散地,要做就做全球制高点。这几年,山下湖珍珠产业一直在做两件事:放弃低端,做足文化文章,做足设计和销售;提升产业,弱化原珠简单粗暴的生产加工模式。

  青春宝珍珠科技总经理何延东的父亲被誉为山下湖珍珠养殖第一人,如今,何延东这位70后企业家已经从为青春宝公司提供原料升级为青春宝的合作伙伴,一款款贴上“青春宝”商标的珍珠粉、面膜、洁面乳,从山下湖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另一家龙头企业天使之泪珍珠股份有限公司,则力图用文化延伸产业链。在公司的体验馆里,游客可以亲手养下一个珍珠蚌,等到第二年再来收获珍珠,体验馆的专业设计师再对珍珠进行个性化加工打造。这种个性化体验式服务,去年为企业带来了近千万元收入。而在厂区对面,由公司出资建设的全国第一家珍珠文化博物馆,已经拔地而起。

  此外,山下湖珍珠客厅、海峡两岸休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七大洲集团珍珠体验区等项目的建设,都为诸暨珍珠产业升级提供了支点。

  《纽约时报》曾发表文章说,来自中国的淡水珍珠正在给全球珠宝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因为一种全新的养殖技术能够让中国厂商在淡水里大量培养生产高品位的珍珠,与传统的海水养殖相比,这种技术产量更大而且成本更低。

  研发出文章中提到这种养殖技术的企业,正是诸暨的佳丽珍珠首饰有限公司。

  据悉,这种名为“爱迪生珍珠”的大颗粒正圆淡水有核珍珠一上市,便在世界珍珠行业引起了轰动。

  目前,这项养殖专利技术只有佳丽珍珠拥有,独特的知识产权可保证佳丽珍珠未来更长远的发展。“这给我们抢占国际高端珍珠市场带来很大的优势。去年我们的销售额就达5亿元左右。”佳丽珍珠相关负责人表示。

  养殖户的转型之路和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曲线基本重合。经过整治,山下湖镇的珍珠养殖户由数千户减少到几百户,珍珠产量从每年2000多吨减少到600多吨,但产值却不降反升。

  “减少的是面积和产量,提升的是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这是珍珠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郦华辉说。